【新闻】环艺系分党校2015年上半年总体培训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15-07-10文章来源:党委组织部 浏览次数:

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人民日报)

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三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亿万中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梦渐行渐近的步伐,来自2.6亿农民工劳动致富的创业热望中,来自社会各界心系国运的热诚参与中,来自无数志愿者投身社会的无私奉献中。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

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经历发展阵痛、面临“惊险一跳”,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每个人都可能会与国家社会一起,经历追梦之旅的曲折和辛劳,可能会有抱怨、有纠结,但更要看到,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国家,是幸运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梦想。毫无疑问,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完成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接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人民日报)

党校动态

课堂教学——提高学员理论水平

环艺系第1期分党校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学典礼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丽校园。5月4日中午,我系分党校第1期分党校培训班在环艺系学生党员活动室举行。环艺系党总支副书记贾向红、环艺系辅导员王源新、本期党校优秀学员、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贾向红主持。

首先,贾书记就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工作向大会做了说明和要求。随后,环艺系辅导员王源新介绍了分党校的基本情况。随后,贾书记做了指导讲话,她首先对本期学员进入党校学习表示祝贺和欢迎,充分肯定分党校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党员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希望学员严明教育,严格管理,通过内容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丰富党的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她指出:党课学习意义重大,大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中勇于实践,要共同努力倡导文明新风,创建美丽校园,共筑我们的“中国梦”!贾书记慷慨激昂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场学员的强烈共鸣,会议现场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入党积极分子是我党发壮大的强大后备军,学院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规范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管理,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素质拓展、实践锻炼活动,依托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推动我系快速发展。

环艺系党总支副书记贾向红为我系分党校学员作报告

    5月7日下午,环艺系党总支副书记贾向红在环艺系209会议室为我系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作第一讲报告:《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第1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此为契机,紧跟党的步伐,围绕着党的纪律与作风这一中心,贾书记分别从党的组织纪律的内涵、党的优良作风的内涵、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和党的作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和作风教育这四方面深刻阐述了在现阶段我党加强党纪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贾书记对学员们提出希望,她希望广大学员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在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先锋,做表率,展示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贾书记引经据典,授课生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对党风党纪的深刻解读引起了学员们的思考和共鸣。学员们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廉洁奉公信念的忠实践行者,我们需明确党课学习目标,端正入党动机,严明党的纪律,自觉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在工作、学习的实践中以一名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向党组织靠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美术学系辅导员欧阳永为我系学生党员培训专题讲座 —— 中国之路:“一带一路” 大战略 

(通讯员:厉昌竹、区碧贤)为提高全体党员与预备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理论学习。美术学系连同动画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水彩画系于2015年5月14日晚在A12-106召开了以“ 中国之路:“一带一路”大战略”为主题的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美术学系欧阳永老师主讲,四系全体党员与预备党员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欧阳老师介绍了此次党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详细地解读了“一带一路”的具体内涵。图文并茂地分析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围绕“一带一路”重点解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等精神内涵。从战略的提出、产生的背景、推动、战略意义以及解决的问题阐明了“一带一路”大战略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消化过剩产能、获取资源、强化国家安全、主导区域贸易等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我国发展战略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来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理念。提倡全体党员与预备党员利用课余时间多关注时事政治,并运用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进行思考与实践。

最后,欧阳老师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影响及意义,并要求全体学生党员、预备党员要重视理论学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座的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赞同,至此,此次专题圆满结束。

环艺系辅导员为分党校学员讲授“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

5月19日下午,环艺系辅导员为本系分党校学员作了“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中,王老师紧扣主题,联系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重点对思想入党问题作出阐释。首先,他向学员们介绍了申请入党的条件、发展党员的基本要求、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问题。随后,王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入党的程序,着重介绍了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并告诫学员们一定要加强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要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不正确的思想与认识,以此来端正入党的动机。他结合国情、国际形势向学员们阐释了思想入党的革命性、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学员在思想入党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王书记还结合实际,向大家说明了党内存在的一些腐败和官本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他强调: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

王老师以丰富的党史知识及深入浅出的讲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一课,加深了学员们对入党程序的理解,激发了学员们加入党组织的热情,进一步端正了学员们的入党动机。学员们也表示,今后会更加认真学习党史知识,争取早日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入党。

经验交流

环艺系分党校学习习近平五四讲话和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为响应中央号召,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环艺系分党校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务实探行中国梦,积极投身实践,报效祖国人民。

分享经典,扎实推进红色阅读。环艺系分党校重视学员的思想教育,以纪念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开展阅读红色经典活动,感悟、分享先辈的革命精神,增强学员的自信自觉,引导学员坚定信仰,培养学员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励志成才的进取精神,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师生一席,促谈梦想最强音。师生倡谈会摘取前沿话题,同学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老师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现场简炼的点拨投射人生长河的深厚底蕴。座谈会气氛热烈,对话节奏紧凑,深度座谈鼓舞着同学们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学好科学知识,做好人生职业规划,从点滴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思想、有能力、高素质、有梦想的大学生,为实现自我理想和成就美好中国梦奋勇前行。

追溯历史,重温铁军“中国梦”。院关工委委员、分党校指导教师房列曙教授与分党校学员畅谈新四军的“中国梦”,即“民族独立梦”、“新中国梦”和“铁军精神”。他结合英雄战士在艰苦岁月积极抗战的实例,展现了新四军们如何完成他们的“中国梦”。房老师勉励同学们: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同学们要弘扬“铁军精神”,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学习、勇担重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应当怀揣梦想,大步前进。

弘扬五四精神,传递中国梦想。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殷殷嘱托;他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勉励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历社学院分党校组织全体学员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学员代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畅谈了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示要坚定信念,刻苦学习、甘于奉献、深入实践,弘扬五四精神,传递中国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社学院重视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